全國2018年10月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自考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領導者的影響力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個人權力,二是
A.職位權力 B.個人能力 C.協調能力 D.溝通能力
2.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
A.預先控制 B.現場控制 C.反饋控制 D.自主控制
3.提出“管理理論叢林”的學者是
A.泰羅 B.韋伯 C.法約爾 D.孔茨
4.在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五種競爭力量中,影響潛在競爭者進人行業的壁壘因素有
A.行業的最小最佳規模越大,該行業的進入壁壘就高
B.行業的最小最佳規模越大,該行業的進入壁壘就低
C.行業的最小最佳規模與該行業的進入壁壘無關
D.同一行業的最小最佳規模在國家與國家之閭是無區別的
5.戰略規劃的任務包括產品組合和
A.產品細分 B. 戰略組合 C. 資源分配 D.價值鏈分析
6.企業不僅要穩住原有的市場占有率,還要積極采取措施擊退競爭對手的進攻,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這種類型的戰略經營單位是
A。明星類 B.金牛類C.問號類 D.狗類
7.影響終生價值的因素不包括
A.客戶購買的頻率 B.客戶購買的時間長度
C.客戶贍買的產品類別D.客戶購買其他產品的喜好及其收益流
8.溝通渠道部件屬于
A.營銷管理模塊 B. 銷售管理模塊
C.客戶合作管理模塊 D.客戶服務模塊
9.適用于規模較小、任務單一、人員較少的組織的結構是
A.職能制結構 B.直線制結構 C.直線職能制結構D.矩陣型結構
10.組織結構扁平化意味著
A.減少企業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層次 B.減少企業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次
C.增加企業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層次 D.增加企業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次
11.組織結構柔性化表現為集權和分權統一及
A.穩定性和變革性的統一B.靈活性和剛性的統一
C.及時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D. 適應性與協調性的統一
12.制造業企業大都在生產環節采用
A.特許經營 B.外包生產 C.自主生產 D.合作生產
13.在學習型組織中,最基本的學習單位是
A.個人 B.班組 C. 團隊 D.部門
14.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中首要環節是
A.尋找信息 B.評價方案
C.購買動機的產生 D.進行購買力評估
15.關于企業選擇目標市場的三種戰略說法正確的是
A.差異營銷會引發過度競爭,減少企業利益
B.無差異營銷會擴大銷量,增加企業成本
C.集中營銷一般是小企業或者是初涉某個市場的企業采用
D.集中營銷面臨風險較小
16.企業定價的最低經濟界限是
A.產品成本 B.市場需求 C.競爭者價格 D.政府政策規定
17.關于虛擬企業興起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A.企業內部資源有限,無法獨立滿足市場需求
B.產品越來越復雜,技術更新越來越快
C.企業的外部資源對于單個企業而言,幾乎是無限的
D.由于國家壟斷控制,致使企業必須采取資源整合,才能擴大競爭力
18.敏捷制造模式的支撐技術包括
A.企業戰略信息系統, B.企業運作信息系統
C.網絡協同信息平臺 D.企業營銷信息系統
19.財務計劃方法包括
A. 因果預測法 B.平衡法 C.線性規劃法D.綜合法
20.融資應考慮的因素包括融資規模、融資時機之外還包括
A. 融資渠道 B.融資抵押物 C. 企業經營狀況D.企業產品銷路
21. 工作分析流程的準備階段應完成組織工作分析小組、做好宣傳動員、確定樣本及
A. 實施分析 B.分析工作內容 C.進行調研D.工作分解
22.影響薪酬的內部因素包括組織規模、組織的預算及
A. 行業前景 B.企業盈利情況
C.企業成本控制 D.薪酬政策的制定者
23.網絡招聘應該注意信息處理的復雜性、虛假信息、應聘者群體受限及
A.地域受限 B.服務體系不完善
C.招聘時間受限 D.招聘信息發布渠道受限
24.關于知識管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主要任務是全面開發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B.目標是通過知識的共享與創新來增加企業的價值
C.知識管理是技術管理的延伸和發展
D.與人力資源管理密切相關
25.知識管理的哪種策略適合于向客戶提供明確可靠的產品或服務的企業?
A.總體策略 B.外部策略 C.編碼策略 D.個人化策略
26.關于構建基于內部學習的企業內部知識網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內部學習主導方式是常規學習
B.在企業內部網絡知識中,每個員工只能作為知識的接受和利用節點而存在
C.每個員工的個體知識不斷同企業已有的知識存量發生復雜的相互作用并成為企業知識存量的一部分
D.通過行為學習方式獲得的知識大多可以通過語言、文字、符號等媒介進行交流
27.在供應鏈環境下,企業把主要精力放在關鍵業務上,而把非核心業務交由合作企業完成,這屬于
A.內部生產 B.業務外包 C.定制加工 D.合作聯盟
28.關于庫存說法錯誤的
A.狹義的庫存僅指倉庫中暫時處于停滯狀態的物資
B.廣義的庫存是將用于將來目的、暫時處于閑置狀態的資源,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C.傳統的企業庫存管理側重于優化單一的庫存成本,從存儲成本和訂貨成本出發確定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
D.庫存成本包括存儲成本和運輸成本
29.企業文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源于
A.中日比較研究 B. 美日比較研究
C.美德比較研究 D.中美比較研究
30.在企業文化意義符號系統中,企業與社會、市場、顧客以及在行業之間與企業內部,發生行為互動時,其意義所傳達的文化指令屬于
A.企業文化精神意義符號系統 B. 企業文化組織意義符號系統
C.企業文化物質意義符號系統 D.企業文化行為意義符號系統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在現代組織管理中,控制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為
A.控制是組織職能之一 B.組織環境的不確定性 C.組織活動的復雜性
D.管理失誤的不可避免性 E.管理活動的多變性
32.事業層戰略又被稱為
A.競爭戰略 B.經營戰略 C.業務層戰略
D.戰略經營單位 E.職能部門戰略
33.網絡時代財務風險管理包括
A.金融風險 B.災害風險 C.環境風險
D.競爭風險 E.法律風險
34.激勵虛擬團隊的方法有
A.高薪 B.工作環境好 C.提供挑戰性工作
D.提供適當的學習機會 E.建造特色團隊文化
35.供應商管理的關系模式表現為
A.贏-輸模式 B.贏-贏模式 C. 合作性模式
D.競爭關系模式 E.妥協模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組織工作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37.組織管理的內容及如何具體進行組織設計?
38,簡述網上直接調查的步驟。
39.簡述成本管理及利潤管理的內容。
40.簡述如何實施準時采購。
41.簡述企業文化管理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10分。
42.論述網上培訓的原則及企業實施網上培訓應該注意的事項。
五、案例題:本大題20分。
43.微軟公司的網絡型組織結構
微軟是一個較早采用網絡型組織結構的公司。形成微軟的網絡型組織結構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微軟公司早期是由比爾·蓋茨和十幾位電腦黑客組成,當時公司內部沒有什么正規的組織結構,完全是由程序員們相互協作共同完成軟件開發;二是由公司產品的特性導致的。生產系統軟件不同于生產轎車,生產轎車的過程可以分解為零件的生產過程和隨后的總裝過程,各個過程可以相互獨立進行。系統軟件雖然也可以分解成許多特定的功能,但是各項功能間必須保持兼容,并且可以相互調用。所以各程序員的工作需同時進行,且應能夠及時了解其他程序員的工作進展。經過十幾年的磨合,在微軟公司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套以計算機聯網為基礎的網絡型組織結構。
在微軟公司內部還保留有行政職位,然而與科層制下由行政級別而產生的職務權威不同,在微軟公司權威來自于個人的技術能力。微軟公司將內部的人員分為若干個技術級別,剛畢業進入微軟的大學生是9級或10級,特性小組組長一般是11、12級,開發經理一般是13、14級,在整個公司擁有15級的只有五六個人。在微軟由14、15級的設計工程師組成的“智囊團”對公司的產品開發與經營活動有絕對的權威。微軟公司在挑選管理人員時,首先考慮的因素是技術能力,只有擁有相應的技術級別的人才有資格擔任管理職務。
為開發一個新的系統軟件,如Windows、Office等,往往需要幾千名技術精英的通力協 作。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微軟公司針對新系統中的每一個功能組成一個“特性小組”,每個小組人數視程序開發難度而定,一般不到十人。公司又為每個特性小組配備一個人數相等的測試小組,以檢驗源代碼的正確性。編程工作開始后,每個程序員須將自己當天編寫的程序在每天的某一個固定時間輸入中央主版本,由計算機融合成新的代碼。程序員在第二天開始編程前,先從中央主版本上拷貝下更新的源代碼,然后在此基礎上再編寫當天的程序。這樣通過每天的構造過程,幾千名程序員同時工作,并且能夠及時了解其他特性小組的編程情況,在需要的時候加以調用。每個特性小組有一名小組長,整個項目有一名項目經理,他們的職責不是監督程序員的工作,而是協調各小組間的同步與兼容,同時他們還要負責編寫系統中最難解決的部分。在微軟公司內部,員工有很強的流動性,編寫Word的程序員可以去編寫Excel,程序管理經理可以去作產品策劃,測試人員也常常有機會加入到程序員的行列。微軟公司鼓勵人員在部門間的流動,比爾·蓋茨認為這種流動有利于部門間知識和信息交流,也有利于發掘員工的潛能。由于微軟內部實行的是技術等級而非行政等級,這使得人員在部門中的流動不會導致人事土的障礙。
問題: (1)結合案例,分析網絡型組織具有哪些特征?(10分)
(2)根據案例,分析網絡型組織存在哪些基本類型?微軟公司屬于哪種類型的網絡組織?(10分)